「愉悅或痛苦、健康或染疾、喜歡或厭惡、富貴或貧困,都是光芒四射、受到加持的佛性展演;
唯有以孩童般的清淨本性接納生命的一切,才聽得到內在的佛陀在唱歌,這就是佛性的遊戲......」
唯有以孩童般的清淨本性接納生命的一切,才聽得到內在的佛陀在唱歌,這就是佛性的遊戲......」
這是個轉變的時刻。若我們能了解生命的意義,敞開心扉,重新做真實的自己,過真實的生活,就能決定自己的命運,往更好的方向行去。
以問句、問句,再問句的方式,穿透我們的層層迷霧,直指內心的歸向,是這本書裡常見的方式。
作者提醒我們要停下來,想想自己的種種關係、種種生命經驗,這些,都反映出自己對自己生命,更深的承諾。
作者提醒我們要停下來,想想自己的種種關係、種種生命經驗,這些,都反映出自己對自己生命,更深的承諾。
另外,本書也以許多我們都可能曾經經歷過的類似遭遇,幫助我們反思當下,活在實相中。
其中,提及「與自己的真相重新聯繫」一段裡,有幾個簡單的方法,告訴我們,如何儘可能的
實現真實和誠實的決心。他的建議是:
實現真實和誠實的決心。他的建議是:
1. 保持自然:不要故作姿態,或想討好任何人
2. 保持簡單:不要涉入重複打轉的冗長談話,或內在的獨白當中
3. 鬆開你的控制習性:不要過度努力讓事情照你希望的方式走
4. 保持真實:不要被外在的價值觀和限制過分影響
5. 對身邊的世界保持開放的態度:卸下你的一些武裝,邀請並容許他人分享你的經驗
6. 保持警醒:用你的內在之耳聽,不要讓表面的判斷擋住實相,投入當下
7. 保有智慧:放下過去的判斷和態度,放下成見、偏見和先入為主,直接理解事物的本質
8. 自然而然,讓你的能量自然流動:不要害怕跳舞、玩耍或傻氣,為什麼不呢?
2. 保持簡單:不要涉入重複打轉的冗長談話,或內在的獨白當中
3. 鬆開你的控制習性:不要過度努力讓事情照你希望的方式走
4. 保持真實:不要被外在的價值觀和限制過分影響
5. 對身邊的世界保持開放的態度:卸下你的一些武裝,邀請並容許他人分享你的經驗
6. 保持警醒:用你的內在之耳聽,不要讓表面的判斷擋住實相,投入當下
7. 保有智慧:放下過去的判斷和態度,放下成見、偏見和先入為主,直接理解事物的本質
8. 自然而然,讓你的能量自然流動:不要害怕跳舞、玩耍或傻氣,為什麼不呢?
禪定的訓練,不只是一種宗教儀式或打坐而已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,讓自己保持覺知,時時刻刻幫助自己更圓滿地面對周遭環境與他人的訓練。
有一句話,叫做「無揀擇的覺察」,意指能夠覺察正在發生的事,但不必做判斷或有喜好之別。其實,這是個需要一連串有意識地處理的過程。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得。」你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所處之地,認清楚自己本身,定下心緒後,處在內在升起的靜謐之中,安穩泰然地存在,然後,才能用清晰的心靈之眼,看見所謂正在發生的事象。
再來,從這樣平坦的心境為出發點,再去起心動念,決定面對該事象應採取的適合反應,就叫做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再來,從這樣平坦的心境為出發點,再去起心動念,決定面對該事象應採取的適合反應,就叫做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這樣,幾秒鐘內,你可能產生全然不同的想法,產生一個充足的心靈空間,讓自己能夠選擇更好的反應態度,建立更好的關係。
「生命雖苦,但是真實。」唯有靠自己努力,才能使他人與自己的生命圓滿。而真實之境,只是平坦,只是平常、平實。所謂的離苦得樂,不是指從地獄上至天堂,只是脫離苦樂相隨的自己,回歸自然而然的實境。
「與我們周遭的世界和遇到的人保持真正的接觸。」
「我想,我們的生命總結起來大約就是那樣。」作者說。「如果你撥掉所有的故事、信念和幻想,坦露我們活生生跳動的核心,那麼我們就在這裡,就在當下。我們在這裡是為了自己,也是為了別人。」
面對與接受這樣一個坦然的基本事實,可以幫助我們活得更自在。
真正的遊戲人間的方式,就是坦然接受基本的事實,讓自己和相遇的萬事萬物顯露本來自性,充分感覺他們想要存在的方式,然後或組合、或整治、或分化、或凝聚,順其自然地安排它。
這本書對我而言,是一本參考書。在書中許多的隻言片語,剎那間輕掠過我心的文字,我有用鉛筆特別地標注起來。不管是提點,或是反思,無論是心有戚戚,或是不同感受,都有表明於上。我希望看這本書的人,也可以這樣利用這本書,和自己與他人親切地相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