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

《健康》茶的功效

茶的功效:

《神農本草》中稱:茶味苦,飲之使人益思、少臥、輕身、明目。

《神農食經》說:茶茗久服,令人有力悅志。

陸羽《茶經》認為:茶之為用,味至寒,為飲最宜,精行儉德之人,若熱渴凝悶,腦痛目澀、四肢煩、百節不舒,聊四五啜,與醍醐甘露抗衡也。

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記述:茶苦而寒,最能降火,火為百病,火降則上清矣。

關於茶的傳統用法的功效,不但在歷代茶醫藥三大文獻中多有述及,而且在經史子集也散見不少,近人文章也每有論之。根據陳宗懋主編的《中國茶經》述及的茶的傳統用法的功效,有如下這些:

令人少睡:現代稱為提神。

安神:清心神,徐煩;宋代蘇軾《寄周安儒茶》:“意爽飄若仙,頭輕快如沐”。
明目
清頭目:治頭痛
止渴生津
清熱:清熱降火
消暑
解毒
消食:消積食,去漲滿
醒酒:解酒食之毒
去肥膩
下氣:通利腸胃,開郁利氣
利水利尿
通便:刮腸通泄
治痢
去痰:滌痰清肺
袪風解表
堅齒:漱茶則牙齒固利
治心痛
療瘡治瘤
治飢
益氣力
延年益壽


茶的科學驗證:

現代,許多學者和科學家對茶的療效做了實驗,都科學的驗證了茶對人體是很有裨益的。茶的療效作用,在《中國茶經》是這樣歸納的:



茶的療效作用:

興奮提神
利尿
止痢和預防便秘
防齲作用:茶樹是一種能從土壤中富集氟素的植物
助消化作用
明目作用
抗衰老作用
減輕吸煙對人體的毒害
消炎滅菌作用
醒酒作用
對重金屬毒害的解毒作用
防輻射作用
降血壓作用
降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
降血糖和對糖尿病的療效
抗癌/抗突變的作用



茶的主要營養成分:

咖啡鹼。
多酚類化合物:它主要由兒茶素類、黃酮類化合物、花青素和酚酸組成。這是茶葉藥效的主要活性成分,業已證明,他們具有防止血管硬化、降血脂、消炎抑菌、防輻射、抗癌、抗突變等多種功效。
維生素/維他命:茶葉種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,包括維生素B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和維生素K。
礦物質:如磷、鉀、鈣、鎂、錳、鋁、硫和氟等。
氨基酸:茶葉中安基酸種類已報道有25種,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。


隨季節變化飲不同的茶

飲茶養生,對此人們已是公認。按照中國傳統醫藥學的說法,茶葉的因品種、產地不同,便有寒溫甘苦等茶性的不同,對人體的功效作用也各異。如果身體沒有特殊情況,為了取得更佳的保健效果,人們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飲茶,可以參考茶葉的性能功效,隨季節變化選擇不同的品種為宜,以益于健康。
春季飲花茶:春天大地回春,萬物復蘇,人體和大自然一樣,處於舒發之際,此時宜喝茉莉、桂花等花茶。花茶性溫,春飲花茶可以散發漫漫冬季積鬱於人體之內的寒氣,促進人體陽氣生髮。花茶香氣濃烈,香而不浮,爽而不濁,令人精神振奮,消除春困,提高人體機能效率。
夏季飲綠茶:夏天驕陽高溫,溽暑蒸人,出汗多,人體內津液消耗大,此時宜飲龍井、毛峰、碧螺春等綠茶。綠茶味略苦性寒,具有消熱、消暑、解毒、去火、降燥、止渴、生津、強心提神的功能。綠茶綠葉綠湯,清鮮爽口,滋味甘香並略帶苦寒味,富含維生素、氨基酸、礦物質等營養成分,飲之既有消暑解熱之功,又具增添營養之效。
秋季飲青茶/烏龍:秋天天氣乾燥,“燥氣當令”,常使人口乾舌燥,宜喝清香的烏龍、鐵觀音等青茶。青茶性適中,青茶介於紅、綠茶之間,不寒不熱,適合秋天氣候,常飲能潤膚、益肺、生津、潤喉,有效清除體內餘熱,恢復津液,對金秋保健大有好處。青茶湯色金黃,外形肥壯均勻,緊結捲曲,色澤綠潤,內質馥鬱,其味爽口回甘。
冬季飲紅茶:冬天氣溫低,寒氣重,人體生理機能減退,陽氣漸弱,對能量與營養要求較高。養生之道,貴於禦寒保暖,提高抗病能力,此時宜喝祁紅、滇紅等紅茶和普洱、六堡等黑茶。紅茶性味甘溫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冬季飲之,可補益身體,善蓄陽氣,生熱暖腹,從而增強人體對冬季氣候的適應能力。
紅茶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能夠強身補體,紅茶幹茶呈黑色,泡出後葉紅湯紅,醇厚幹溫,可加奶、糖,芳香不改。此外,冬季人們的食欲增進,進食油膩食品增多,飲用紅茶還可去油膩、開胃口、助養生,使人體更好地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。黑茶有近乎紅茶之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